統一編號:29350589
登記機關:新竹市政府
負責人姓名:蔡馨儀
出資額(元):250,000
現況:停業 (停業起迄日期 106年05月11日 至 107年05月10日)
資本額(元):250,000
組織類型:獨資
地址:新竹市北區北門里民富街32號1樓
郵遞區號快搜:新竹市北區北門里民富街32號1樓 郵遞區號3碼查詢
核准設立日期:民國94年03月11日 (西元2005-03-11)
最近異動日期:民國105年07月28日 (西元2016-07-28)
尚品企業社-新竹市北區營業項目
布疋、衣著、鞋、帽、傘、服飾品零售:從事布疋、成衣、鞋、帽、傘、皮包、手提袋、皮箱及服飾配件等零售之行業。拉鍊、線類、鈕扣、縫紉用品、雨衣、紙尿褲亦歸入本細類。
布疋、衣著、鞋、帽、傘、服飾品批發:從事布疋、成衣、鞋、帽、傘、皮包、手提袋、皮箱及服飾配件等批發之行業。拉鍊、線類、鈕扣、縫紉用品、雨衣、紙尿褲亦歸入本細類。
回收物料批發:從事回收物料批發之行業。
其他批發:F101至F121小類及F199010細類所屬商品以外,其他商品(如收藏性郵票等)批發之行業。
中小企銀行:依銀行法之規定,經營中小企業銀行業務之機構。
中小企開發:依中小企業開發公司設立營運管理辦法規定之業務。
網訊企業社負責人:蔡志偉在新竹市香山區樹下里樹下街236巷28弄1號1樓已有10年5個月成立於2009-02-25統一編號:30164182提供資訊軟體零售業|電子材料零售業|中小企業銀行業|中小企業開發業...等服務內容介紹完整工商資訊。
宏興企業社負責人:劉美逢 在新竹市香山區中埔里祥園街58號已有30年4個月成立於1989-11-07統一編號:47321762提供中小企業銀行業|中小企業開發業|櫃檯買賣業...等服務內容介紹完整工商資訊。
榮泰企業社負責人:張 碧 在新竹市香山區樹下里樹下街75巷6號已有21年1個月成立於1998-08-25統一編號:47319604提供中小企業銀行業|中小企業開發業|櫃檯買賣業...等服務內容介紹完整工商資訊。
萬里企業社負責人:陳振明在新竹市香山區內湖里中華路六段229巷15弄27號1樓已有3年1個月成立於2016-06-22統一編號:34932360提供五金零售業|機械批發業|模具零售業|中小企業銀行業...等服務內容介紹完整工商資訊。
泓尊企業社負責人:陳憶慧在新竹市東區仙水里光復路一段365號2樓已有4年3個月成立於2015-04-27統一編號:37848078提供美容美髮服務業|按摩業|中小企業銀行業|中小企業開發業...等服務內容介紹完整工商資訊。
金普吉島企業社負責人:李若羚在新竹市東區關東里關東路80號1樓已有8年4個月成立於2011-11-16統一編號:34934178提供食品什貨、飲料零售業|化粧品零售業|布疋、衣著、鞋、帽、傘、服飾品零售業|瘦身美容業...等服務內容介紹完整工商資訊。
旺群企業社負責人:曾建勝在新竹市東區東園里光復路二段912號1樓已有12年2個月成立於2007-09-26統一編號:08655641提供資訊軟體服務業|資料處理服務業|電子資訊供應服務業|資訊休閒業...等服務內容介紹完整工商資訊。
良進企業社負責人:楊能進在新竹市東區新興里明湖路72巷16號1樓已有9年5個月成立於2010-12-17統一編號:99443230提供模具批發業|五金批發業|機械批發業|五金零售業...等服務內容介紹完整工商資訊。
節能標章全球資訊網- 標章證書查詢
標.章.證.書.查. 詢 產品類別: 過期證書 生效證書 標章使用公司: 證書編號: 關鍵字: 證書編號 公司名稱 產品類別 首約日期 有效合約起始日期 有效合約到約日期 910004 ...
佛恩雜誌社
2017年11助印經書 恭印2195 本 林志遠 莊元蓉 恭印500本 陳文祥 陳錦惠 盧槺澄 恭印300本 朱泰源 陳聖昌 恭印165本 廖美甄 恭印140本 蔡忠霖 恭印125本 林家妤 恭印120本 侯許秋月 袁明 ...
Steelnet 華文專業鋼鐵網--鋼鐵社群--社群分類索引
| 線上交易 | 型錄登錄 | 會員中心 | 網站導覽 | 公司簡介 | 網站業務 | 客服中心 | 請尊重 智慧財產權 請勿任意轉載,如有任何疑問請與 客服中心 聯絡 客服專線:0800-800-515
集雅社-為風格發聲-百貨影音家電銷售領導品牌,提供專業視聽影音及3C家電系統規劃服務。
集雅社在全台設有30多個百貨專櫃,提供最專業影音家電系統規劃服務,並設有全台最多的30多間視聽室,提供舒適聆聽空間,販售家庭劇院、Hi-End音響、喇叭、自動控制系統、電視、數位相機、筆記型電腦、電冰箱、洗衣機、冷氣機、除濕機、空氣清淨 ...
開路:社會企業的10堂課 - 歡迎光臨博客來
社企流自成立起,一路伴隨台灣社會企業的發展進程:從概念倡導、創業管理、政府與企業支持,到最近的政策討論和治理責信——我們發現台灣的社企發展不只需要回顧,更需要記錄和傳承。社企流將數年來的深刻觀察濃縮為